區塊鏈 – 支付方案中的尖端技術

原文連結: 按此

Payment Asia業務發展總監William Hung: 我們決定投資區塊鏈,以保持支付方案的水準,並帶領商戶接觸新時代技術。」

中本聰(Satoshi Makamoto)於2008年首次發表「拜占庭將軍問題」解決方案時公佈區塊鏈技術方案,能夠在不經過第三方的情況下建立網絡數據庫。由中本聰先生創立的比特幣就使用了區塊鏈技術,透過投機產生了大量財富。隨著時間流逝,金融業界意識到,即使已經引發浪潮,區塊鏈仍然可以應用在廣泛商業及金融交易之中,而支付方案的發展正是區塊鏈技術歷程的一部分。

 

從集中型到分散式的交易記錄

在現代商業世界中,商戶一般依賴集中、具信譽的第三方(例如銀行、會計師、審計師及律師等)來驗證或記錄任何交易。在互聯網誕生之前,所有數據都以硬本方式記錄。當進入互聯網時代,這些數據則以更環保的電子方式儲存於實體或雲端伺服器上。儘管如此,一個大問題仍然存在,不管用硬本或電子方式儲存記錄,沒有人可以確保第三方不會因技術或信譽問題而倒閉,安隆醜聞一案正正展示即使是全球知名的會計師事務所也不能悻免,而區塊鏈技術正解決了這個問題。

區塊鏈又稱為分散式賬本技術(DLT),最初是用來幫助比特幣繞過中介機構和驗證過程,以記錄交易,每個區塊都會記錄與交易相關的部分信息。而且會加密並按時間順序排列,形成「區塊鏈」,所有授權方會共享同一份賬本。當其中一方更改記錄(例如添加交易或編輯先前的交易)時,載有最新數據的區塊會按照時間,加入加密「區塊鏈」的尾端。由於它是一個共享的賬本系統,因此並不屬於任何一方,如有任何變動,系統將通知所有用家,免受破壞。

 

區塊鏈、支付及智能合約

比特幣的分散式技術現在已被世界各地的官方監管部門及金融機構認可。美國聯儲局於2016年12月發布了一份名為《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in Payment, Clearing and Settlement》的報告,深入研究區塊鏈技術能否應用於在金融交易及支付方案上。該論文強調了一個事實,就是區塊鏈或有助加速及簡化目前緩慢、繁瑣的跨媒介支付流程。論文《The Macroeconomics of Central Bank Issued Digital Currencies》中提及的英格蘭銀行演示了由分散式賬本技術(DLT)支持的電子貨幣,可能有助降低利率、扭曲性稅收和交易成本,最終使經濟受益。另一個備受討論的區塊鏈元素是「智能合約」,一旦滿足預定條件,這個電腦程式便會自動執行合約條款及細則中的某些動作。

儘管如此,區塊鏈仍有一些技術限制有待改進。根據美國聯儲局的報告,某些區塊鏈技術能夠記錄的交易數量,可能受計算方法及加密驗證限制,而且區塊鏈的持續發展可能會耗盡其儲存容量。此外,美聯儲認為,智能合約的概念可能與《合同法》中的某些基礎產生抵觸,仍有待法律人士審查。

 

對區塊鏈的投資及預測

於1999年的Web 1.0時代,Payment Asia看準中國正在增長的區內和地區之間貿易對支付閘道需求,以及亞洲經濟起飛的時機,視中國市場為目標。

我們現在身處於Web 3.0時代,互聯網的運作由集中化轉移到分散化;由單向轉移至交互模式。作為資深的支付方案供應商,Payment Asia現正為來自不同行業的商戶探索分散式賬本技術(DLT)的潛力,展望於未來在最新電子商貿運作上應用加密及分散式技術。當然,系統容量、可靠性和法律問題仍然有待電腦科學家和法律專家解決,但是一旦點對點(P2P)技術被廣泛應用,內部和國際交易所需的時間及金錢將大大減少,這也是Payment Asia決定投資區塊鏈技術,以保持支付方案質素,最終幫助商戶接觸新時代技術的原因。我們預計,點對點(P2P)貨物和服務交易將很快普及,而分散式賬本技術(DLT)的應用(如加密貨幣和智能合約)將成為商戶脫穎而出的關鍵。